元宵灯谜
曹雪芹〔清代〕
阶下儿童仰面时,清明妆点最堪宜。
游丝一断浑无力,莫向东风怨别离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台阶下儿童仰着头看着,在清明时节穿着最合适的装饰。
游动的丝线断开就一点力气都没有,不要埋怨东风使得离开。
注释
仰面:指抬头看风筝。
清明妆点最堪宜:春季多持续定向的东风,是最适宜放风筝的时候。
妆点:指点缀清明佳节。
游丝:原本指春天飘荡在空中的飞丝,由昆虫吐出。这里是说拉住风筝的线。
浑:全。
东风:春风。
简析
《元宵灯谜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前两句描绘清明时节春光正好、万物复苏,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,孩子们仰面看着飞远的风筝;后两句说风筝线很容易断裂,不要怨恨东风将风筝吹走。这首诗描写儿童春日里放风筝的情景,似乎寓有对人生离别的感悟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微体察。
曹雪芹
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,名霑,字梦阮,号雪芹,又号芹溪、芹圃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祖籍存在争议(辽宁辽阳、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),出生于江宁(今南京),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,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曹顒之子(一说曹頫之子)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幼子夭亡,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,卧床不起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除夕(2月12日),因贫病无医而逝。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,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(1764年2月1日)、甲申(1764年)初春之说。 167篇诗文 883条名句
甘州·渐斜阳淡淡下平堤
陈澧〔清代〕
渐斜阳、淡淡下平堤,塔影浸微澜。问秋坟何处?荒亭叶瘦,废碣苔斑。一片零钟碎梵,飘出旧禅关。杳杳松林外,添做萧寒。
须信竹根长卧,胜丹成远去,海上三山。只一抔香冢,占断小林峦。似家乡、水仙祠庙,有西湖为镜照华鬘。休肠断,玉妃烟雨,谪堕人间。
西郊落花歌
龚自珍〔清代〕
出丰宜门一里,海棠大十围者八九十本。花时车马大盛,未尝过也。三月二十六日,大风,明日风少定,则偕金礼部应城、汪孝廉潭、朱上舍祖毂、家弟自谷出城饮而有此作。
西郊落花天下奇,古来但赋伤春诗。
西郊车马一朝尽,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。
先生探春人不觉,先生送春人又嗤。
呼朋亦得三四子,出城失色神皆痴。
如钱塘潮夜澎湃,如昆阳战晨披靡。
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,齐向此地倾胭脂。
奇龙怪凤爱漂泊,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?
玉皇宫中空若洗,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。
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,恍惚怪诞百出难穷期。
先生读书尽三藏,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。
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,冥目观想尤神驰。
西方净国未可到,下笔绮语何漓漓。
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,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