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

刘禹锡 刘禹锡〔唐代〕

独游屡忘归,况此隐沦处。
濯发清泠泉,月明不能去。
更怜垂纶叟,静若沙上鹭。
一论白云心,千里沧州趣。
芦中野火尽,浦口秋山曙。
叹息分枝禽,何时更相遇?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我独自漫游在这山水间,常常忘却归途,更何况正身处这隐逸避世的好地方。
我在清澈的冷泉中洗发,月光皎洁,美得让人不忍离去。
我更加喜爱那位垂钓的老者,静静坐着,仿佛沙洲上的一只白鹭,与世无争。
我们一同谈论着超脱尘世的情怀,仿佛能跨越千里之遥,共赏那浩瀚江湖的无限乐趣。
芦苇丛中野火已经熄灭,夜色退去,浦口边的秋山迎来了黎明的曙光。
望着那些因栖息而分散的鸟儿,我不禁感叹,不知何时还能再次与它们相遇。

注释
蓝田溪:即蓝水。源出陕西商州西北青岭,西北流入蓝田县界。
隐沦处:埋没沉沦之处,隐居之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作于诗人任蓝田尉时。诗人独游蓝田溪,遇见了垂钓的渔翁,不禁羡慕起隐士的乐趣来,“与渔者宿”而作此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于庆元.唐诗三百首续选详注.西安.三秦出版社.1997.59
2、 张忠纲.全唐诗大辞典.北京.语文出版社.2000.246
3、 周啸天.唐诗鉴赏辞典补编.成都.四川文艺出版社.1990.342-343

赏析

  古代诗人常把渔夫视为隐者形象。一般写渔夫的作品多客观描绘其飘然物外、自得其乐,而钱起这首五古却写了“与渔者宿”,别出蹊径,饶有新趣。

  诗的前六句写爱渔者的居住地。诗人漂游在外,到了蓝田溪渔者的住处,觉得找到了自己追寻的理想境地。本来就是“独游屡忘归”的,何况此时到了一个隐者栖息的地方,则更感到得其所哉。这里清泉潺潺,明月高悬,隐逸之士悠然自得,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心境不谋而合,使他倍感心旷神怡。诗人对蓝田溪的喜爱之情层层递进,“况此隐沦处”一句,更是将“忘归”之意推向高潮。他以清泉可濯发、明月令人留恋为例,进一步烘托出隐逸之地的美好。最后以“更怜垂纶叟”,更爱那老渔翁,归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蓝田溪与渔者宿》是唐代诗人钱起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。这首以渔父为题材的诗作,写与隐居的渔者同宿的情景,相较于传统作品别出蹊径,饶有新趣。诗的前四句写蓝田溪的清幽静谧之景,中四句写渔翁的清静被泊胸怀,后四句写与渔翁的一夜之宿和依依惜别之情。全诗条理清晰,感受真切,意境明丽,令人神往。

刘禹锡

刘禹锡

刘禹锡(772年~842年),字梦得,籍贯河南洛阳,生于河南郑州荥阳,自述“家本荥上,籍占洛阳” 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。唐朝时期大臣、文学家、哲学家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 802篇诗文  591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劳劳亭

李白 李白〔唐代〕

天下伤心处,劳劳送客亭。
春风知别苦,不遣柳条青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黔之驴

柳宗元 柳宗元〔唐代〕

  黔无驴,有好事者船载以入。至则无可用,放之山下。虎见之,庞然大物也,以为神,蔽林间窥之。稍出近之,慭慭然,莫相知。

  他日,驴一鸣,虎大骇,远遁;以为且噬己也,甚恐。然往来视之,觉无异能者;益习其声,又近出前后,终不敢搏。稍近,益狎,荡倚冲冒。驴不胜怒,蹄之。虎因喜,计之曰:“技止此耳!”因跳踉大,断其喉,尽其肉,乃去。

  噫!形之庞也类有德,声之宏也类有能。向不出其技,虎虽猛,疑畏,卒不敢取。今若是焉,悲夫!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寒食

韩翃 韩翃〔唐代〕

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