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乌鸦生子八九个,安然筑巢桂树梢。
哎呀!秦家有个浪荡儿,使用强弓硬弹手段高。他左手握着强弓,两颗弹丸在手,在乌鸦周围来回穿梭。
哎呀!一颗弹丸射出,击中了乌鸦的身体,魂灵儿悠悠上九天。想当初母乌鸦生这些小乌鸦时,还在南山的岩石间。
哎呀!人们哪里知道乌鸦的巢穴在哪里,那曲折幽深的小径又怎能通达?就连上林苑中的白鹿,也逃不过猎人的箭,被做成肉干。
哎呀!黄鹄展翅摩天飞,却仍难逃后宫的烹煮。鲤鱼藏在洛水的深渊里,却仍被钓竿钩住了嘴。
哎呀!人生命运早有定,生死何必去计较早晚。
注释
唶(jiè)我:乌鸦的
这首诗作于汉代。在西汉武帝之世酷吏横行时,人民频受无端的灾殃;在元帝、成帝之际,无端的灾殃亦源源不绝,于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就有一种恐惧不安的心理。《乌生》即是那个乱世人们对人生充满悲忧恐惧的哀歌。
参考资料:完善
这首诗共计二十句,句式在五言、七言与九言间巧妙交错递进,每四句宛如一个乐章,其间穿插的叹辞“唶”,读来令人回肠荡气,情感深沉。从哀怨之深切与构思之奇妙来看,此诗完全能与《蜨蝶行》相提并论,这首诗完全可与《蜨蝶行》比肩、颉颃。
诗篇起始,“乌生”两句描绘了老鸦族群在桂树梢头筑巢、其乐融融的繁盛景象。然而,“唶我”一声叹息,瞬间将氛围扭转,揭示了老鸦突遭横祸、饮弹毙命的悲惨命运。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,老鸦先是懊悔不应离山岩而栖桂树,继而放眼广袤天地,更添无限感慨:上林西苑中的白鹿、摩天高飞的黄鹄、洛水深渊中的鲤鱼,皆难逃命运的捉弄,成为人们捕杀的对象,最终化为餐桌上的佳肴
延陵季子者,吴王之子也,嫡同母昆弟四人,长曰遏,次曰余祭,次曰夷昧,次曰札。札即曰季子,最小而贤,兄弟皆爱之。既除丧,将立季子,季子辞曰:“曹宣公之卒也,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,将立子臧,子臧去之,遂不为也,以成曹君,君子曰能守节义。君义嗣也,谁敢干君?有国非吾节也。札虽不才,愿附臧,以无失节。”固立之,弃其室而耕,乃舍之。遏曰:“今若是迮而与季子,季子必不受,请无与子而与弟,弟兄迭为君而致诸侯乎季子。”皆曰:“诺。”故诸其为君者皆轻死为勇,饮食必祝曰:“天若有吾国,必疾有祸于身。”故遏也死,余祭立;余祭死,夷昧立;夷昧死,而国宜之季子也,季子使而未还。僚者,长子之庶兄也,自立为吴王,季子使而还,至则君适之。遏之子曰王子光,号曰阖闾。不悦曰:“先君所为,不与子而与弟者,凡为季子也,将从先君之命,则国宜之季子也,如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,我宜当立者也,僚恶得为君?”于是使专诸刺僚,而致国乎季子。季子曰:“尔杀吾君,吾授尔国,是吾与尔为乱也。尔杀我兄,吾又杀尔,是父子兄弟相杀,终身无已也。”去而之延陵,终身不入吴国,故号曰延陵季子。君子以其不受国为义,以其不杀为仁,是以春秋贤季子而尊贵之也。
延陵季子将西聘晋,带宝剑以过徐君,徐君观剑,不言而色欲之。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,未献也,然其心许之矣,使于晋,顾反,则徐君死于楚,于是脱剑致之嗣君。从者止之曰:“此吴国之宝,非所以赠也。”延陵季子曰:“吾非赠之也,先日吾来,徐君观吾剑,不言而其色欲之,吾为上国之使,未献也。虽然,吾心许之矣。今死而不进,是欺心也。爱剑伪心,廉者不为也。”遂脱剑致之嗣君。嗣君曰:“先君无命,孤不敢受剑。”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。徐人嘉而歌之曰:“延陵季子兮不忘故,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。”